关于瓷器会想到哪些

汉中陶瓷网 本文有1566个文字,大小约为7KB,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中国——瓷之国,

全世界第一个烧出瓷器的国家。

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

是王公贵胄的奢侈品,

还曾是中国最为主要的贸易出口产品,

一度被欧洲的贵族疯狂追捧,

拥有一件中国瓷器是富有和高贵的象征。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 在十六世纪西方画中出现的青花瓷 《众神的欢宴》

今天我们就来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吧。

新石器时代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

陶器历史悠久,

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当时只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

陶器的发明是是人类社会由

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陶器)

商代

大约在商代,

先人们就已经会烧造原始瓷器了。

不过,那时的瓷器无论在胎体上,

还是在釉(yòu)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

烧制温度也较低,

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注:釉是指涂在陶瓷表面烧制而成的玻璃质薄层。

能增加制品的光泽、机械强度,防止腐蚀。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原始瓷)

东汉

当然,瓷器的真正成功烧造,

也并非很晚,出现在东汉时期。

陶器、原始瓷器、瓷器,

三者之间有个最为重要的区别,

那就是烧成时的温度

陶器:700-1000℃

原始瓷:1100-1200℃

瓷器:1200℃以上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陶器 原始瓷 瓷器


当温度达成,瓷器成熟时,

大家就开始追求外在了,

出现了青瓷黑瓷两种,不过看起来很单调。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青瓷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黑瓷

南北朝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瓷器家族迎来了一位新人,白瓷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白瓷)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当然,这里的青瓷、黑瓷、白瓷,并非是完全单指一种颜色。

青瓷里面包含了青绿、青黄、青褐、青灰等;黑瓷里面包含了褐、酱等;白瓷也有可能略黄或略青。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釉料中铁的含量。如果釉里面铁的含量低于1%,烧出来就是白瓷;在1%在3%之间,就是青瓷;超过4%,那就是黑瓷。

古时候,原料比例与温度都没有办法控制得很好,因此釉色不稳定,有很强的随机性。

唐代

白瓷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

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

已达到可以跟青瓷抗衡的地步,

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南方代表是来自浙江的越窑,

北方的代表是来自河北的邢窑,

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说法。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越窑青瓷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邢窑白瓷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唐代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唐三彩”。但是,唐三彩其实不是瓷器哦,它是一种低温烧造的陶器。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宋代

宋代,中国瓷器发展的高潮阶段,

一个瓷器真正百花齐放的朝代。

在这个朝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

汝、官、哥、钧、定

“汝、官、哥、钧”都是属于青瓷系的,

而“定”是烧白瓷的。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其中钧窑虽然颜色不像青瓷,

但是它确实是属于青瓷系的。

前面我们说到,

釉的颜色是因为里面的含铁量决定的,

而钧窑则在这个基础上,

添加了一点儿,结果没想到,

竟然烧出了渐变的紫红色,

人们评价钧窑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宋真宗赵恒有5个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在他用景德年号的期间,赐一个烧造青白瓷的原名叫“昌南镇”的地方为“景德镇”。后来,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制瓷中心。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宋真宗)

元代

景德镇在元代时期,

在之前青白瓷的基础上,烧成了卵白釉瓷。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卵白釉)

并且最为主要的是,他们烧出了青花瓷

这是瓷器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跳跃。

从此,青花瓷成为主流。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青花瓷)

除了蓝色的青花,还有红色的,叫釉里红

红蓝搭配,被叫做青花釉里红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釉里红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青花釉里红

明代

到了明代,

景德镇烧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的瓷器,

分为四个大类:釉下彩、釉上彩、斗彩颜色釉

釉下彩,就是釉下面的颜色,

青花和釉里红就是釉下彩。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釉下彩)

釉上彩,

也就是在釉表面上的颜色,

先将瓷器烧出来,然后把颜色画在釉的表面,

再放进窑里进行一次七八百度的低温烧造,

这样可以使得颜色不会掉。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釉上彩)

斗彩,就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

先用釉下彩画线,用釉上彩进行填涂。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斗彩)

颜色釉,也就是不同颜色的釉。

为着色剂,烧出来就是青色

铁含量的不同,也会随之形成不同的颜色;

为着色剂,则是红色

为着色剂,就是蓝色,青花瓷就是用钴来画的。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颜色釉)

此时霁(jì)青霁红甜白

这三个釉彩也被称为“三大上品”。

是千金难买之物,

其中霁红和霁青还被称为宝石红、宝石蓝。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霁青釉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霁红釉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甜白釉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霁青釉,虽然看起来已经和青没啥关系了,但是古人在瓷器上喜好青这种颜色,凡蓝、绿都叫做青。所以霁青釉,又叫霁蓝釉,霁蓝釉这种叫法更准确一些。

霁蓝、霁红,还可以叫做祭蓝、祭红,因为这种瓷器过于宝贵。因此,要用它们的时候都是用在古代最重要的场合,古代最重要的场合是什么呢?——祭祀。所以,它们又叫祭蓝、祭红。

清代

康熙酷爱西洋文化,

引进了西画技法、颜料等在瓷器上作画,

因而有了珐琅彩

珐琅彩是一种纯宫廷釉彩,

制作流程是让景德镇先把器物烧好,

但是先不“装修”,送到清宫里面的造办处,

让宫廷技师绘画再烧制而成。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珐琅彩)

康熙末期,受珐琅彩的影响,

在原本五彩的基础上发明了

一种中西合并的全新釉彩——粉彩。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粉彩)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康雍乾三朝的瓷器,

跟皇帝的审美有着极大的联系。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康熙:青花巅峰

青花瓷,始于唐,兴于元,

盛于明,但巅峰在康熙朝。

康熙烧造了“青花五彩”: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十二月花卉杯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十二月花卉杯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岁寒三友图大胆瓶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雍正:大美至简

雍正则在颜色釉上把极简玩到了极致,

月白、水墨、抹银、雪花兰、秋葵绿、梅子青,

艳丽非常,五彩斑斓。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十二色菊瓣盘之一(局部)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青釉海水纹盘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胭脂水釉梅瓶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双龙尊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乾隆:前卫华丽

乾隆,则走上一条不同父辈的路,

他把瓷器技艺玩到鬼斧神工,

把审美引向繁复华丽,前卫潮流,

凭一己之力一度影响了西方主流的审美。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黄地粉彩缠枝花卉八吉祥纹喷巴瓶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美了

粉彩镂空转心瓶

乾隆的审美也被世人吐槽农家乐审美,

明明是个含着金钥匙的富几代贵公子,

却要造成一副暴发户之风

诶!!!

《全唐诗》中2200多个作者,

一共写了48000余首

而乾隆他一生写了41863首诗,

但他的诗没有一首流传下来……


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中陶瓷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zfswh.cn/zhxx/24917.html

上一篇上一篇:蓝釉鼓灌陶瓷(古代蓝釉陶瓷香炉)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