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职业产能过剩,锂电职业成为江西产区搬运过剩产能的“新赛道”。本年来,依托当地的锂电工业优势,江西产区陶瓷企业转型锂电引起职业的高度重视。
转投锂电!高安已退出30条线1.3亿㎡瓷砖年产能
陶瓷职业产能过剩,锂电职业成为江西产区搬运过剩产能的“新赛道”。本年来,依托当地的锂电工业优势,江西产区陶瓷企业转型锂电引起职业的高度重视。
《陶瓷信息》依据揭露途径了解得悉,9月份,江西高安产区又有4家陶瓷企业的7条瓷砖出产线转型锂渣坯项目。而截止9月15日,本年1-9月份高安产区已先后有博德(高安博德,非博德相关企业)、精诚、金丽等14家陶瓷企业的30条出产线退出,转型锂渣坯。
据计算,转型锂电的14家陶瓷企业的30条出产线,算计瓷砖年产能为1.3亿平方米(以310天出产周期为计),占高安陶瓷年产能的13%以上。换而言之,本年来高安产区已有1.3亿㎡瓷砖年产能、1.5亿片西瓦年产能退出,转向锂电职业。
除了高安产区,周边宜丰产区金佛陶瓷在刚刚将1条陶瓷出产线转产锂渣坯后,9月份再添加两条陶瓷出产线转型锂渣坯加工项目。
高安已有30条线1.3亿㎡
瓷砖年产能转投锂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安产区有30条建陶出产线、1.3亿㎡瓷砖年产能退出转型,但总体上产能规划与2020年比较,简直未发生改变,产能过剩压力仍旧杰出。
由中国修建卫生陶瓷协会、《陶瓷信息》联合主办的“2022陶业长征——全国瓷砖产能查询活动”近来开端完成对高安产区的产能计算。
据最新数据,高安现有建陶出产企业40多家,瓷砖出产线近140条(不含搁置、不具备出产能力的出产线),瓷砖日产能约280万平方米,按310条出产周期为计,年产能超8.6亿㎡。
而在两年前的2020年,高安产区有陶瓷出产企业56家,出产线165条,瓷砖日总产能283.1万平方米。
这意味着,在新能源“风口”下,尽管高安产区陶瓷出产企业净削减10多家、出产线净削减20多条,但瓷砖总产能规划比较2020年较为安稳,单从规划上而言,仍为全国最大的(县级)修建陶瓷产区。
首要原因是,曩昔两年内,高安产区先后有格仕祺、罗斯福以及格来利等陶瓷企业经过拆旧建新、技改等方法,建成投产一批大产能、高功率、高智能化的出产线,大大提升了单线出产功率。
陶业洗牌愈演愈烈
还将有一批陶瓷出产线转向锂电
除了陶瓷出产线转型锂渣坯项目,泛高安产区亦有不少陶企老板在据守陶瓷主业的一起,开端出资新能源项目,敞开多元化工业开展的新脚步。
如太阳陶瓷企业总经理胡尧在2022年头出资3.5亿元在高安高新工业园新建新能源项目,以及部分陶瓷企业的“陶二代”出资锂云母选矿项目。
“金九银十”一直是陶瓷职业的传统产销旺季,但是受商场、疫情以及本钱上涨,尤其是陶瓷职业供需改变等多方要素影响,进入9月份后,在陶瓷职业全体开窑率不高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陶瓷企业因库存压力大而停窑减产。
据了解,仅9月上旬,高安产区就有指南针陶瓷(原恒辉陶瓷)、寰宝陶瓷、金盛陶瓷(原新中英陶瓷)以及高新陶瓷4家企业的7条陶瓷出产线转做锂渣坯。
高安产区不少职业人士剖析以为,本年全国各大陶瓷产区开窑率遍及不高,高安作为全国开窑率最高的陶瓷产区之一,均匀开窑率也仅在7成左右。尽管从年头至今,高安连续有陶瓷企业退出转型锂电项目,瓷砖产能尽管在继续削减,但产区的全体出售局势并没有显着的提振。
“归根到底,仍是陶瓷职业产能严峻过剩。”跟着商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以及陶瓷职业的洗牌筛选加快,后期高安产区还将有一批低功率、低效益的陶瓷出产线转向锂电职业。
2022高安头部陶企增势显着
继续在“陶瓷赛道”投入晋级
一部分陶瓷企业及出产线退出、转型背面,是高安产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凸显。
与上一年同期比较,本年高安产区头部陶企的开窑率更高,华硕陶瓷、太阳陶瓷、罗斯福陶瓷、瑞阳陶瓷以及格仕祺企业等5家企业的出售成绩和品牌销量均有显着的增加。
而另一方面,泛高安产区张狂转型锂电的陶企,更多是以中小型陶企为主,面对本钱、商场的压力,大部分中小陶企面对较大的产销和利润率严峻下滑的压力。
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中陶瓷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zfswh.cn/tcpp/2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