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在哪买瓷器(安徽黄山瓷器)

汉中陶瓷网 本文有726个文字,大小约为4KB,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制作精湛、淬火老到、质地优良、品性高雅的柴窑瓷器备受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然现状却是数量稀少、成本高昂、烧制难度大、窑工匠人流失,烧制工艺濒临失传……令人唏嘘不已。

在群峦竞秀、林茂境幽的祁门箬坑乡,有一位把桩师,35年来守着一座鸭蛋式小型柴窑,苦心磨炼烧制技艺,用心烧出精品瓷器。他,就是黄山市陶瓷艺术大师江树财。

1984年3月,原祁门古陶瓷厂发出招工广告,对制瓷情有独钟的青年江树财被录入该厂工作。他虚心勤奋,在窑炉车间跟着景德镇师傅学习柴窑把桩技术,一干就是13年。

柴窑烧瓷器,原料是基础,烧炼是关键,满窑瓷坯需“绣花”,布设如链环环相扣,靠的是技术和身体。长期烧窑,工作量巨大,导致江树财腰受损,不得不辞职治疗腰伤。

由于难以割舍对烧瓷的喜爱,1997年,江树财自己建造了小型鸭蛋式柴窑。但建窑后家庭经济陷入困顿,他不得不前往景德镇老搭档李瑞祥的柴窑厂把桩看窑头。

经过多年的累积,先后师从景德镇艺术瓷厂工程师余炳炎、古窑把桩师冯宽升等陶瓷界名师,与景德镇窑厂配釉料李瑞祥搭档30余年的江树财,于2006年重启家中的柴窑,将半生的烧炼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烧制出徽州风格独特的玲珑剔透的手工高档瓷器。

烧瓷只许出精品,百折千挫不回头。因柴窑的烧制瓷器难度大,成品率也很低,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标准,哪怕一年只出一件作品,也要用心烧制出精品。他的柴窑,就在家的正对面。每到烧窑的日子,他先将生瓷坯一一摆进窑内,用砖头封上。柴窑烧制瓷器需要人工添柴,加上天气、温度等不确定因素,窑中颜色动态变幻,充满了“意外”的发生,而柴烧的窑变之美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每一次柴窑烧炼,都是未知的,都是新的挑战。

在烧制过程中,何时升温、何时保温、何时添柴都有讲究。江树财寸步不离,用只可意会的经验,去观察控制窑膛里的温度。这样,一缕缕飞舞的草木灰将生坯“绘制”出绚烂多彩的颜色,一只只生坯在1300度的高温中逐渐成瓷,一阵阵恰到好处的热浪将瓷质涅槃成独特的纹理。

在江树财的工作室,陈列了一件件精美的柴窑瓷器,这都是他的作品:“每件柴窑作品都是造物主独一无二的恩赐,触感温润、色泽多变。”“用汗水和技术体现当代‘工匠’精神,用艺术弘扬陶瓷文化,用作品赢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用行动追逐自己的陶瓷梦。”这是江树财的座右铭。如今,他被授予黄山市陶瓷艺术大师称号,他所烧制的“钧红窑变天球瓶”荣获安徽省第三届陶瓷艺术精品展金奖,“梅瓶”荣获安徽省首届“徽瓷奖”陶瓷艺术作品银奖。

在江树财的感染下,他的儿子也选择了与瓷器相关的专业——景德镇陶瓷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烧柴窑很感兴趣,也愿意回来烧窑,继承父亲的把桩技术,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中陶瓷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zfswh.cn/tcpp/24779.html

上一篇上一篇:最新陶瓷机器(陶瓷雕刻机器)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