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是建国以来醴陵釉下五彩行业恢复和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全国陶瓷行业殿堂级的所在。陶研所当时能作出那么辉煌的成就与当时国家调动和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有关。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当年分到陶研所的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徐建章老师。
徐建章,湖南常德人,1975年毕业于湖南师大艺术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湖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省美协陶瓷委员会委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委会常务理事,2019年元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聘为湖南文史馆馆员,历任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室主任,湖南省工艺美术系列高职评委,湖南省第2届陶瓷艺术大师评委。等等。
第一次见徐老师,感觉他十分儒雅,也很健谈。有着学院派大师的文艺范儿。谈起他钟爱的陶瓷事业,滔滔不绝。那份深情,那份执念,溢于言表。他一生的经历应该是那个年代第1批大学生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单纯执着,没有太多杂念。人的一生能执着于一份事业是非常幸福的。到了晚年还能回到他人生起步的地方------陶研所重新开始创作。他非常开心。
徐老师说的好:艺无止境。这可能是每一位大师对自己的要求。对釉下五彩的热爱就是源于他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永恒魅力。徐建章的成长也离不开陶研所这块人才济济的沃土。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承担过陶研所工艺美术研究室的管理工作,这段经历对于他的成长也是收获巨大的!
徐老师说:只要你本身带着正气,身边就一定会有阳光!“君子务本,本立道生”不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吗?
是啊,釉下五彩的核心技术就是颜料呀!如果我们把这个根丢了就真的找不回来了!多好的作品都需要用颜料去表达。
年轻时的徐建章的作品带有一股学院派的气息与活力。颇具装饰意味。大胆使用各种装饰手法制造肌理效果。而到了后期他返璞归真,将关注点更多放在进一步寻找体现釉下五彩材质美的表现形式上。创作题材更多倾向于花卉植物。综合运用薄色分水及喷笔渲染的手法等,在继承传统和立足自我中不断思索与实践。讲究用色,简洁却不失变化。色彩淡雅且层次丰富,尽显其淡雅剔透的特质。
牡丹就是为釉下五彩而生的。
徐建章在釉下五彩的艺术中不断探索,辛勤耕耘,以丰硕的艺术成果,彰显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在表达他文化品位,艺术追求和创作责任的同时,亦昭示世人,唯有那些在崎岖小路上信念明晰,方法得当和不畏攀登者,方有望乐享山巅之风光无限!
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中陶瓷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zfswh.cn/slgc/2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