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造、全自动生产、
机器人运作、低碳节能环保
.....
原来陶瓷企业也能如此“潮”!
是什么陶瓷企业呢?
随环保君一起来看看~↓↓
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共谋发展新格局。11月8日,由西江日报主办的“绿色发展·共筑未来——广东萨米特陶瓷绿色生产体验日”成功举办。活动邀请逾50名学者、本地市民、环保公益志愿者来到高要禄步镇,参观体验新明珠绿色智能制造工厂,就陶瓷行业转型升级、肇庆绿色发展道路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以来
肇庆市积极推动陶瓷行业转型升级
新明珠陶瓷集团旗下的萨米特陶瓷生产基地积极响应该基地在2018年1月被工信部评为第二批绿色工厂成为本地绿色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
现场参观
在活动现场,学者、肇庆本地市民、环保公益人士参观体验了萨米特陶瓷生产基地的绿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近距离接触了全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了解生产基地在大气、扬尘、能源利用方面的先进工艺,以及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西江日报与学者、环保公益志愿者、市民、大学生走进新明珠。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岑永龙 摄
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打包、搬运等工作。 以上2图 通讯员提供
绿色工厂采用中央控制系统,所有环保数据、能源使用数据均实时在线显示,并输送至云端,供运行分析。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岑永龙 摄
现代化的陶瓷生产车间 通讯员提供
新型陶瓷产品韧性和强度大为提高,可承人、车碾压。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岑永龙 摄
面对面交流
参观结束后,西江日报还组织学者、企业、本地市民、环保公益志愿者、大学生进行对话,为名优企业传递绿色发展的声音,为市民提供进一步了解全市发展的渠道,凝心聚力,共推发展。
市民代表:刘燕芳 肇庆学院环境工程系教师
主持人:陶瓷行业一直是本地市民关心的重点陶瓷行业一直是本地市民关心的重点,这几年经过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行业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今天在萨米特绿色工厂感受陶瓷行业最新的潮流。想请问一下,我们的市民代表参观完后,有什么感受呢?
市民代表:我到肇庆工作已经15年,对肇庆感情非常深厚。以前认为陶瓷企业都是高污染的,今天在现场感受到生产环境的巨变,了解到陶瓷生产技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而这是经过政府和企业十多年的努力促成的。感受特别深刻,我会向更多的人讲述这次体验。
饶平根:工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陶瓷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逾200家陶瓷企业清洁验收工作
主持人:饶教授走遍了全省各地,参与了省内200多家陶瓷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请您说说当前陶瓷行业清洁生产方面有有哪些共性的变化?
饶平根:在陶瓷行业清洁生产方面,广东省走在全国前列。过去陶瓷行业污染重、废水排放多,经过10年清洁生产方面的转型升级,有了很大变化。包括:企业家环保意识的提升;政府监管更严格,环保标准也大大提升;生产技术、环保设备大幅度改善;市民环保监督意识提升了。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绿色生产、智能化生产,由广东影响到全国。希望将来10年到15年,全行业都达到同等的生产标准。
简润桐: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绿色建材基地生产总经理
主持人:现在肇庆正在推进煤改气,要求2020年1月前全部完成,萨米特目前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简润桐:现在我们煤改气的主管网已经全部做完,我们已经有三组线烧上了天然气。我们还加强了与附近一家天然气站的联络,确保1月份之前能保障天然气系统的供应。希望未来天然气供应价格能保持稳定。烧天然气企业生产成本虽然有所上升,但也是企业在绿色节能方面的一份担当。我们将通过做更高级的产品、增加产品竞争力来填补增加的生产成本。主持人:肇庆每一家陶瓷企业的大门外挂着一张LED屏,那是生态环境部门要求每一家陶瓷厂安装的,里面有大气污染物的实时排放数据。据我了解,萨米特是本地自我控制最严格的陶瓷厂,在管理方面,有哪一些制度呢?
简润桐:近五年来,萨米特先后投入2.5亿多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用行业领先的环保治理技术,对主要污染源实施重点改造整治,譬如通过余热制冷,降低了用电用气量,每年节省近50万度电。在整条生产线,对每一个导致扬尘的细节进行控制。我们在地方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再收紧了20%建立了自己的内控标准,每个管理人员的手机上有一个在线系统,一旦出现超过内控标准的情况,系统将立即报警提示。
环保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们要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
引导陶瓷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绿色肇庆、西江日报
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中陶瓷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zfswh.cn/slgc/2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