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而2022年的我国建陶全体产销率低迷,企业不得不断窑乃至降薪裁人,终端卖场关门撤店也成为常态。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企业的海外事务体现优异。
未来时机在海外?我国建陶走出去的3种方法
疫情重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而2022年的我国建陶全体产销率低迷,企业不得不断窑乃至降薪裁人,终端卖场关门撤店也成为常态。
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企业的海外事务体现优异。陶城君了解到,许多瓷砖、陶机、色釉料企业本年出口订单都获得了增加。乃至有相关人士表明:假如不是有出口订单撑着,单靠国内已无法生计。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布景下,有人猜测困难的日子还会继续一段时间。“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也就愈加凸显,以科达、力泰、马可波罗、欧文莱、纳来等为代表的企业对海外商场经历丰富,它们的经历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1
产品与营销的全球化
改革开放后,依托土地、人口、准则等盈余,我国建陶快速堆集起制作及本钱优势,开端进入出口扩张期。有的企业挑选自营出口,有的企业经过OEM订单进入出口,顶峰时曾有企业单年出口额超10亿。
欧文莱树立之初一向专心于出口事务,并坚持产品高端化,很早就成为我国高端瓷砖出口榜首品牌。从前期的抛光砖和全抛、半抛仿古砖,到后来的现代仿古砖、素色砖,欧文莱一向站在国际化的维度进行创意规划和工艺研制。产品因而遭到全球客户的认可。
欧文莱参与2022年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
经过与B&Q、OBI、Homebase、HomeDepot等闻名建材连锁超市和零售商进行交易协作,欧文莱在海外具有1300多个出售网点,产品卖到了六大洲。即便现在开展重心转回国内,欧文莱的海外出售占比仍旧保持在五成左右。经过不断与国际商场接轨,深化了解各地的文明和审美偏好,欧文莱对国际盛行趋势一目了然,这也让其产品更具国际化特点。
而另一个将产品渗透到许多兴旺国家和区域的品牌——纳来,凭仗对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坚持,也在国际商场上闯出了一片天。
2010-2013年,在国内大都企业还在出产抛光砖、抛釉砖的时分,纳来现已将喷墨打印、干粒作用、外表质感应用于产品研制。纳来开创团队在深度参访意大利瓷砖的规划、研制、出产体系后,坚决了“来源于国际,着眼于全球”的产品理念,并以“纳来”品牌为仅有输出窗口,产品体系全球同享,由此逐步在海外商场树立口碑,在澳洲、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兴旺国家体现优异。
2
安排与供应链全球化
走出去在海外建厂或树立分公司(办事处)是全球化的另一种方法。比较单纯的产品出口,在海外设厂能够享用出产所在地的商场、方针、资源(人口、土地、动力、原材料)等盈余,还能节约关税和运输本钱,关于抢占空白商场,辐射周边商场含义特殊。
最明显的比如便是科达非洲项目。2016年,科达与广州森大协作在肯尼亚投建榜首座陶瓷厂,完成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余”。随后科达继续加注非洲,连续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等国出资树立陶瓷工厂,掩盖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区域建陶商场需求。2021年,科达非洲建材事务营收23.45亿元,同比增加31.05%;2022上半年,科达非洲建材事务营收15.26亿,同比增加43.73%。
与科达相似的,还有以旺康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温州企业和福建企业,他们走出国门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地树立陶瓷出产基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相较而言,一些品牌厂商挑选在经济较为兴旺的国家建厂,旨在以中高端产品开辟欧美商场。例如马可波罗在美国田纳西州树立出产基地,成功打进欧美品牌阵地,有用提高了品牌高度;而欧文莱与MML协作在马来西亚树立出产基地,不只避开了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查询,还提高了海外供货的灵活性。
与此同时,陶机、色釉料企业则以树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的方法耕耘海外商场。力泰从2003年开端出海,逐步树立起海外营销服务团队,还招募了数十名外籍职工,下一步方案在开展前景杰出的商场就地设厂,完成本地化运营。新景泰在越南、印度都有办事处,接下来将在非洲与伊朗区域树立长时间事务和服务团队,完成从非洲到中东、中亚、东南亚的全球化布局。
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汉中陶瓷网仅在为您分享好文章,本文地址:https://www.hzfswh.cn/pcjl/25618.html